一般我们在学校官网中得到的信息都是比较模糊的,基本就是:成绩不是我们决定录取的全部,或者我们欢迎各种背景的申请者等等说辞。
那么说来说去,这个软性背景到底是什么呢?有多重要呢?我们 来看看以下几个例子。
- 英国爱丁堡大学在官网公布的录取评估标准中就明确了:申请者的学术成绩占70%,软性背景占30%。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医学院在官网上公布了他们希望申请者们拥有下列15项 「非学术类品格(Non-academic Qualities)」, 这对他们追求医疗事业非常重要:
成熟/ 领导力/ 社会责任感/ 对于学医和从医的强烈自我期许/ 人文素质,例如同理心、敏感性/ 杰出的沟通技巧和能力/ 流畅的英语/ 强大的科学学术背景/ 终身学习的热情/ 对新西兰多元小区(种族)和文化的广泛了解/ 对时下医疗需求和小区议题的理解/ 对医疗健康行业本质的理解/ 对自己职业选择的确定性/ 对人类福祉的热情关怀/ 对广泛且多样化活动的参与能力和兴趣。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也同样考察申请者的非学术品格:
光靠嘴巴说是不行的,那这些优秀的品格要怎么展示出来呢?答案就是软性背景。
这也是为什么招生官员总是要求学生在申请表中列出他们在课外参与的活动。 因为这些活动可以表明一个学生拥有他们所追求的品质。
什么是软性背景?
软性背景也叫作非学术背景。主要包括:课外活动、实习经验、比赛经历、兴趣爱好、志愿者活动等等。
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成绩等硬性条件不是很大问题,但在软性背景方面,跟其他国际申请者相比就落后许多。
尤其是名校,从不缺乏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反而对有特殊背景的申请者更感兴趣。近年来名校录取率低得让人绝望,你还要落后别人一大截,这怎么行?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背景提升渐渐成为了申请中另一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