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会大学,即原香港公开大学,大概因为“公开”的名字不太好听,于21年9月1日正式改名为“香港都会大学”,听说 即将冲QS排名 。 这所学校肯定不是申请者们的首选,然而随着这两年香港申请越来越卷,它渐渐也被越来越多的申请者所关注。
首先想为学校“辩解”的一点就是它绝对不是野鸡大学,是教育部能够进行学历认证,承认你留学生身份的正经学校。
它在香港大概排名第9,是local眼中可以提高学历背景的良好平台。其中,香港都会大学的文科专业和护理专业是比较有优势的。
(图为香港都会大学主校园门口)
香港都会大学位于何文田,有三个校区,离得都很近。 只不过它大概不会像港大、港中文等学校一样会让人有很明显的“大校园感”, 它的三个校区更像是三座教学楼。
然而大学之大,想必也不在于校园之大。
从给学生搭建的平台以及老师的学术背景来看,香港都会大学与港三或许没法比,但是比起内地的普通一本学校可能也是走在前面的。
我认为,知识汲取的多少主要还是取决于求学者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习的。
我们有学生所修读的专业是中国文学硕士,上下两学期一共有8门课程。第一学期会先学习“中国文学文献学与研究方法”、“中国文学分析方法”两门“方法性”课程;同时会学习“中国古典小说与戏剧专题”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这两门课被认为更加具有“科普性”,唐传奇、元杂剧、五四之后的名家作者以及经典作品都会涉及。
可以说第一学期是老师带着我们走近中国文学的一个过程。而第二学期,我们会上“中国古典诗词专题”、“香港文学”、“台湾文学”和“作家选讲”四门课,认为这是真正走进中国文学的阶段。
因为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学研究方法并且了解了一些作者和作品,在第二学期我们可以选择更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这个阶段会有点如鱼得水,与作品和作者对话的感觉。
中国文学专业的考核方式就是presentation和写论文。除去毕业论文之外,每门课程都需要5分钟presentation与大约5000字的课程论文。
所以如果你报读这个学科,请不要吝惜笔墨。
来香港读硕士后我才发现,原来学习真的是一件不分年龄的事 。
你的同学里除了有刚本科毕业的,更多可能是有过几年工作经验后再来回炉重造的,其中也不乏3、40+的中年人和你同样坐在教室里,而有趣的是恰恰是这一小部分人反而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加认真,可能只有经历了长久工作的人才更加懂得学习的弥足珍贵吧。
作为学姐,想对下届学弟学妹说, 学校的名声与排名可能只是未来工作的一个敲门砖,但不会是基石 。所以如果你已经决定来香港都会大学读书了的话,就不要再介怀学校可能不尽如人意了。
我认为能够成为未来基石的只有真正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上课能给予你关于就业的帮助可能只是很小的一方面, 而更多个性化的能力仍然需要你不断的结合自身情况去思考和努力尝试 ,也许有些需求,学校的平台就可以帮助到你。
如果你能在开学之初就开始探索毕业后的发展道路,我想临到毕业的时候大概也就不会感到焦虑和迷茫了 。
在港这一年,娱乐与交友固然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它一定不是最为重要的。
无论怎样,祝福你能不负过往,来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