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
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由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超级细菌”,其中新生儿23万。以此趋势发展,到2050年,因滥用抗生素死亡的人数可能超1000万…
在对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的调查中,44处学校建筑中,有57%(即25处)因被毁严重而无法修复…
敢变
改变,是打破习以为常,
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是将希望与精神传承和延续… 携手Monash一起,
敢 变 ,改变
01.
如果有一天,我们“百药不侵”
“感冒?吃点消炎药就好了”,这种习以为常的观念很可能就是: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它最早在1929年被发现,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细菌时发现了抑制细菌生长的青霉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挽救了无数生命,是医学上的一次跨越。
但“抗生素的对手”细菌,极为善变且繁殖速度惊人,一旦出现一株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那么无法计量的耐药细菌将横空出世,这些“越挫越勇”的细菌就是“超级细菌”。青霉素刚问世时可杀灭90%的细菌,如今它对疾病已然失效。此情况若无法改善,抗生素可能成为威胁人类的最大杀手!
世界各地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中国是这一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至少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因此死亡,中国约30-40%的聋哑儿童就是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中国卫生部曾表示,中国80%以上抗生素实属滥用,真正需要的其实不到20%。
中国政府已逐渐重视滥用抗生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日前,中国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发出《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将抗生素使用限制再次升级。这项通知将促进完善多学科诊疗体系,鼓励青霉素等经典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儿童、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监测评价和公众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从各方面提升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水平。
抗生素如同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用之,造福人类;用之不当,危害生命健康。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对个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作为上世纪最伟大的医药发明之一,抗生素更应药尽其用。蒙纳士大学作为合理药物政策学生协会(Stuents for Sensible Drug Policy)的一员,以公共卫生和人权原则为基础,帮助推进药物政策改革。蒙纳士大学的认知和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也正在研究药物上瘾的原理,并有意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治疗方式。
此外,蒙纳士大学设有药剂学/制药科学课程(蒙纳士药剂学和药理学在2018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第二,澳洲第一)!通过学习生物和化学原理,研究开发创新的治疗方法,获得改善人类生命健康的能力。
02.
无从苛求天灾可控,但求不再断瓦残垣
汶川大地震距今多年,但它留下的伤痛难以抹去,断瓦残垣是这次天灾留给大地的一道伤疤。当无数生命温度不再,当本该是未来希望的孩子们被永远掩埋在校舍废墟下… 震后来自中国数个高校的专家组成的震害调查组发现,学校建筑被毁严重而无法修复。从建筑结构上来看,学校建筑多采用大开间/大门窗洞/外挑走廊,缺乏抗震构造。
地震对社会的严重威胁要求建筑必须抗震。其实学校建筑在自然灾害应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震/飓风/洪灾中可作为紧急避难所,因为校舍的抗震设防标准比普通建筑高1度。
汶川地震2个月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其中将学校校舍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提高到重点设防类,学校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要高于本地普通抗震设防烈度1度。
2009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该工程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7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了抗震加固和迁移避险,旨在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汶川大地震中伤亡最为惨烈的北川县附近,有一座桑枣中学,学生、老师无一伤亡!除了日常的防震演习,这所中学的校长曾花费颇多财力来加固教学楼,因此避免了惨剧发生!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除了保护生命,也能防止经济损失,避免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蒙纳士大学设有工程学课程,且蒙纳士大学的工程学科均位列世界TOP50(2018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此外,蒙纳士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始终走在工程领域前沿,建造能够有效应对火灾、洪水等侵袭的基础设施,以此维护社会安定。 让我们一起学习将建筑的实用性与创造性结合,以此来应对来自自然与社会的挑战,用知识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