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也纳老城区坐落着一所奥地利历史最悠久的,也是德语区国家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维也纳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Wien),它成立于公元1365年,是2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母校。目前, 在校生有将近80000人之多。大学有80多处校舍,分散在维也纳各区。其中最古老、宏伟的主校位于维也纳市一区。 在奥地利,它也是最大的教学和研究机构,拥有近8600名员工,其中6500名学者。
大学的雏形最初在1365年3月12日由公爵鲁道夫四世和他的兄弟阿尔伯莱希特三世及利奥波德三世创建。它是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二所大学,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所德语大学(第一所是布拉格大学),最初开办时是仿照巴黎大学的模式。1383年维也纳大学经营不佳,由鲁道夫四世的弟弟和阿尔伯莱希特三世捐款,改革校内行政,成为东部德语地区一流的大学。
现在的学校本部是在公元1877年至1884年间建造的。原来的校本部位于施度本门附近的Ignaz-Seipel广场,老大学教堂和奥地利国家科学院目前仍在该处。1878年文学院开始有条件式地招收女学生,11年后,1897年女性第一次被准许以正式生身份入校,但一开始只能被哲学院录取。其余的学院后来也逐渐开始招收女生:医学院1900年,法学院1919年,新教神学院1923年,到了1946年最保守的天主教神学院也终于开始正式招收女学生。
维也纳大学实行民主制度,各个学院往往拥有很大的权利。而在学院内部,所有学生、系和教授都拥有对学院一切重大事务的参与及投票权。2004年底著名的医学院自维也纳大学划出,成立维也纳医科大学。学校的一些其他院系也因此作了一些调整。目前大学共拥有15个学院以及4个研究中心。分别是: 天主教神学院、新教神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信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哲学及教育学院、心理学学院、社会学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地质地理及天文学院、生命科学院, 以及: 翻译研究中心,体育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教师培训中心。
27位诺贝尔奖得主:
在人才济济的维也纳大学里,罗伯特·巴拉尼( Róbert Bárány )是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人。巴拉尼1900年在该校被授予医学博士,后在法兰克福和弗莱堡从事医学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采用新方法治疗脑中弹并获成功,因而声誉极高,1914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艾尔文·薛定谔(Erwin Schröinger),1906年于维大读物理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弗郎兹·艾克斯纳,5年后留校任职。1914年获理论物理博士资格,从事物理法则的统计作用的工作。1921-1922年受聘于苏黎世联邦技术学校,他的前任即为爱因斯坦,后辗转于柏牛津,直到1956年回维也纳大学。他突破经典物理学的概念,用数学物理方法演算出量子现象的公式,由于他在物理学上的突出成就,193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康杜德·诺伦茨(Konra Lorenz)是本世纪最有影响的生物学家。他不仅是行为比较学的创始人,而且也是进化论的奠基者(仅次于达尔文)。诺伦茨1928年在维大获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完成动物学和哲学课程。1937年获动物学博士,1940年在昆尼希堡(现加里宁格勒)教授比较心理学。战后在维大任讲师,1949年主持奥地利科学院行为比较研究院。1951年赴德国巴伐利亚,1961年担任那里的行为心理学院院长。1982年再度回奥地利格律瑙继续从事行为心理研究。1973年他和另外两个同仁因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上所取得的成果荣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其他的著名人士有奥地利政治家、前总理和总统伦纳(K.Renner,1870-1950);前联合国秘书长、奥地利共和国前任总统瓦尔德海姆(K.Walheim,1918);历史学家、奥地利前总理西诺瓦茨(Sinowatz-Frel,1929- );物理学家多普勒(Ch.J.Doppler,1803-1853);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el,1822-1884);精神分析创立人弗洛伊德(S.Freue,1856-1939);奥地利病理学家、免疫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兰茨泰纳(K.Lasteiner,1868-1943);德国生物学家贝尔(K.E.von Baer,1772-1876)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维也纳大学是中欧和多瑙河地区繁荣的学术研究中心、欧洲的科学 “麦加”,是培养精英和巨匠的摇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