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成果。目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有四种,独立法人模式、中外集团合作模式、二级学院模式和课程项目模式。 其中主流和新兴的办学模式多为独立法人模式和课程项目模式。课程项目模式,即大学与大学之间在具体专业项目上的合作。 而独立法人模式,顾名思义,即大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这意味着大学拥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换句话说,这是独立的一所大学,不是分校,不是附属院校。 在国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办大学有九所,分别是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它们基本上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和一线城市地区。
![(西交利物浦大学)][0] (西交利物浦大学)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1]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宁波诺丁汉大学)][2] (宁波诺丁汉大学) 这些“不土不洋”的中外合办大学,进入中国以来很大程度上调动本土学校改革的积极性,大规模辐射到当地的教育,培养了几代学生,西式教育进入中国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对教育的理解。 嫁接国外教育,又保留“中国特色” 这九所中外合办的大学,每所大学均由一所中方学校和一所外方学校联合成立,面向全球招生,学生来自超过 30 多个国家,国际生比例达 40% 左右,每年学费在 10 万元左右。 除了国情课聘请国内教授教课外,其他所有课程以外方高校的语言为教学语言,且全部使用外方高校的教材。全英文的授课模式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远高于中国传统高校,他们参加托福、雅思等语言考试,或 GRE 、 GMAT 研究生入学考试具有相对优势。 中外合办大学嫁接外方高校的教育模式,推行通识教育、人文教育和博雅教育,培养全能、知识面广泛的学生。中外合作办学,最明显的优势是与美式、英式教育无缝对接。从教材、课程设置、师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管理办法和学术评估体系均采用美制、英制。 上课内容和形式与外方高校一致,除了多样化的考试外,还会要求学生做 presentation 、做项目、写论文。课堂提问、演讲的机会比较多,也有很多学术写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使用外方高校的学术资料库,凡是外方高校的学生使用的学术、课后在线资源,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四年本科期间均有 1 — 3 个学期前往外方大学所在地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学校颁发两个毕业文凭,即中外合办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外方高校的学位证书。 中外合办大学同时又保留了“中国特色”,中国学生多采用高考投档的方式录取,录取批次为提前批或者本科一批。与中国传统高校大一就划分专业方向不同,中外合办大学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非专业课的通识课程,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拓宽了知识面,跳出了专业课的局限。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专业课全部安排在大三、大四,造成了后期学习的紧张。
![][3] 以 2013 年开始招生的上海纽约大学为例,上海纽约大学由美国纽约大学和中国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大学合办,全英文授课(国情课除外)。实行美国通识教育,这与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不同。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涵盖不同学科的核心和通识课程,大二结束前再确定专业,完成基础学习后再深入专业学习。本科期间,学校提供给学生 1 — 3 个学期前往美国纽约大学进行相关学术项目交流的机会。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将获得全日制本科证书,即上海纽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以及美国纽约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由美国纽约大学颁发)。
![(上海纽约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在东方明珠点亮上纽紫)][4] (上海纽约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在东方明珠点亮上纽紫)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纽约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有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只能获得上海纽约大学的毕业证书。因为只有符合美国纽约大学毕业要求的学生才能获得纽大的学位证书。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获得的纽约大学的学位证书与在纽约大学校园读书的学生获得的学位证书没有差别,这就类比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和复旦大学杨浦校区的学生在毕业时没有什么差别。 在教学的参与度上,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外合办大学根据合作模式的不同,参与度也不同。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教学性质符合“中外合办大学”的字面意思,在教学方面由中方和外方大学共同负责,并不完全是只由外方大学来负责。这一点,从这几所大学的校徽上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来。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其校徽结合了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校徽的鲜明特征,这代表两所高校教育资源的交流与融合。 而宁波诺丁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温州肯恩大学则更像是一种外方学校在中国开办的“分校”,也就是说浙江万里学院、深圳大学、温州大学,在教学方面是完全不能干涉的,所以这几所大学的教学完全由外方高校来负责的。还是以校徽设计为依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校徽和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样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徽和诺丁汉大学校徽是相似的,温州肯恩大学的校徽与美国肯恩大学的校徽几乎是一样的,但它们与中方学校的校徽完全不同。从校徽可以看出,在以上几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里,中方学校的存在感较低。
![(温州肯恩大学校内自习区)][5] (温州肯恩大学校内自习区) 实力相当,发挥带动作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规定设立中外合作的本科学校,外方教育机构须为国际公认的知名高等学校,“知名”这两个字是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在这九所中外合作的学校中,一般来说,外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含金量要高于中方,至少与中方持平,势均力敌的两所学校联合起来办学。
![][6] 以中美两国的高考成绩为例,可知中外合作办学的中方学校和美方学校在当地的水平。 标化成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录取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入门坎。换句话说,标化成绩虽说不是录取的条件,但却是淘汰的理由。标化成绩达到要求,大学也不一定会录取你;但是没有达到要求,就几乎是百分之百被淘汰了,不排除个别学生天赋异禀,破格录取的情况。 SAT 考试俗称美国高考,托福成绩、 SAT 成绩和文书,三部分构成了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决定因素。如果与中国的高考做对比的话, SAT 成绩相当于学生的提档线。 根据 2017 年 10 月 SAT 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纽约大学录取 SAT 分数在 1250 至 1480 分之间的学生,即 78.12%~92.5% ( 100 分里的 78 分到 92 分之间),也就是说纽约大学一般录取 78 分 -92 分之间的学生。杜克大学 SAT 平均成绩 1540 分,与哈佛、耶鲁持平。按照百分比计算,即 96.25% (百分制里的 96 分),同样道理,杜克大学录取 96 分左右的学生。录取学生的成绩水平与大学的含金量和教育水平是相匹配的,通过这样的换算,可以清楚地看出两所美国大学的水 准。 同样的道理,中外合作办学中,上海纽约大学的中方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属国内 985/211 高校,在国内的含金量,家长和学生都是有目共睹的。 2017 年华师大录取平均分(以上海理科为例)为 552 (满分 660 ),按照上述的百分比计算,即 83.6% (百分制的 83 分),华师大录取 83 分左右的学生。昆山杜克大学的中方学校中国武汉大学(以湖北理科为例)为 635 (满分 750 ),占比 84.6% (百分制的 84 分),录取 84 分左右的学生。
![(上海纽约大学)][7] (上海纽约大学) 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纽约大学录取 80 分上下的学生,华师大录取 83 分左右的学生,两者在当地的录取水平是相当的。 此外,仅仅通过排名来了解美国大学,或许并不全面。通过标化成绩的比较,可以对大学在美国的水平有具体的把握。这样看来,政府以持平或者略高的标准来匹配中外两所高校。如果想要了解某所中外合办大学的教学水平,但又不清楚美方学校的真实水准,可以参照与其合作的中方学校在国内的水平做出判断。 虽然外方学校的水平要高于中方学校,但也不会悬殊太多。毕竟如果两者相差太大,并不有利于发挥教育水平上的带动作用。一如木桶原理,装水多少取决于最矮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那块木板。 以温州肯恩大学为例,美方学校肯恩大学录取 SAT 平均分数在 1017 的学生,即 63.56% (百分制的 63.5 分)。中方学校温州大学 2017 年录取分数线为 577 (以浙江为例,不分科,满分 750 ),即 76.93% (百分制的 76.93 分)。由此看来,两者录取的学生分数都在六七十分。虽然中外合作办学要求国际公认的知名高等学校,但也考虑到中方学校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消化能力,两者并没有相差太多。 第一所中外合办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成立于 2004 年,这些年来后续相继成立的中外合办大学利用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带动国内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通过学习和借鉴提升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能力,同时将有利影响辐射到国际文化交流和融合以及经济政治等方面。 录取瞄准本科一批的”优等生“ 九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都已经送出第一批毕业生,最早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更是 14 年办学历史了。从建校以来,这些中外合办大学都以“高姿态”在高考战场上招生,它们只录取本科一批的学生,即“优等生”,生源可谓很好。这些高分考到一本线,高中时就名列前茅的学生,在中外合作办学里“修炼”四年后,毕业去向又是怎样的呢?
![][8] 《留学》记者从九所学校的官方网站了解到,中外合办大学的毕业生去向多样化,整体升学 + 就业率达到 90% 以上,其中 50% 左右的学生本科毕业直接工作,单位多为国家(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和世界 500 强企业, 50% 左右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大学多为世界前 100 名的学校。
![][9] 以温州肯恩大学为例, 2017 届总毕业生人数为 212 人,共有五个专业毕业生,大多来自国际经济与金融专业。 51.6% 的学生选择升学读研,进入世界前 100 强学校,不仅限于合作院校肯恩大学所在的美国名校,学生升读的学校遍及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主流留学国家,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多伦多大学、北大复旦以及悉尼大学等。 在很多学生看来,中外合办大学成为很好的为留学深造的过渡跳板。四年的英语浸润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高,赴外读研时对英语环境也不会陌生。在申请研究生时外方大学的本科文凭和成绩单都能得到申请学校的认可,在校期间还能获得外国教授的推荐信,相比较同等级别的国内传统高校来说,这些优势比较明显。 异地办学惹争议 实为“用心良苦” 在这九所中外合办大学中,有两所大学显得有些特别,它们是昆山杜克大学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提供给学生与杜克大学相同的教学质量和学术经验。它由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两所中外高校合办。本来按照就近吸纳高等教育资源的原则,昆山杜克大学应该像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一样在中方高校所在地,即武汉办学,为什么昆山杜克大学放弃了武汉,而是选择了与武汉相隔较远的昆山呢?看上去,异地办学并不有利于教育资源当地 转化。 而且昆山杜克大学的校徽,既不相像于外方杜克大学,也不相像于中方武汉大学,反而独成一体,颇具昆山特色,更像是一所当地的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校内)][10] (昆山杜克大学校内) 在九所中外合作办学里,昆山杜克大学是唯一一所设在县级市区的大学。这些其实与昆山杜克大学的办学背景有关。 改革开放后,台资企业进军大陆,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昆山带来了发展机遇。捷安特自行车在昆山投资建厂,传统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使昆山一跃成为江苏第二大经济城市。但随着二十多年来积攒的人口红利消退,急速发展下的暗流和矛盾曝光在人们面前,昆山市的发展亟需转型。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教育的国际化已然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大洋彼岸的杜克大学正在中国寻找合作院校,它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上海。这无可厚非,上海拥有吸引人的市场、人才、教育资源以及背后巨大发展潜力。但是与上海的高校沟通无果后,杜克大学决定退出上海,这才将目光投向紧邻上海北面的昆山。 而杜克大学丰富的学术、教育资源正是面临发展瓶颈的昆山市培养人才所需要的,两者一拍即合。同时,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境外大学在内地办学必须要有合作方,所以最终在昆山市政府的支持下,杜克大学联合武汉大学在昆山开办昆山杜克大学。据杜克大学披露的文件显示,杜克大学对昆山杜克大学五年内投入 3700 万美元用于校区建设和完备。昆山市政府也投入了很多资金用于学校建设。 2012 年昆山杜克大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入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深圳选址,则是考虑到平衡地区间的教育资源。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三方在深圳合作举办,选址深圳。结合地区政府和社会资源,为深圳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高等教育服务。 这实属异地办学,一开始确实惹来争议。但细想来,这背后却是政府为平衡教育资源的“良苦用心”。 深圳的优质教育资源急缺,这一点有目共睹。深圳的公立教育资源与北上广相比,较为匮乏,这是城市快速发展常常遇见的矛盾。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由原来的小渔村发展成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广州并列。短时间内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公办学位紧缺就是其中一个。深圳的教育资源一直匮乏。在加上自身的一些限制,比如从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来看,深圳属于超大型城市,人口多,自身财力雄厚,但面积小,建筑用地少,学校少,学位供给矛盾突出。中外联合办学选址深圳,有效地弥补了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缺口。 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虽然异地办学存在争议,比如不能对武汉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产生有效的辐射和反哺作用,但是有效地补给了地区的国际化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了地区间教育资源的平衡。